新闻资讯

主页 > 新闻资讯 >

有业界人士表示,银行在数据价值挖掘上做得还远远不够。银行中有着海量的数据存储远多于其他行业,其最后真正能够用于创造价值的数据只占总数据量的1/3左右,即便如此,只要运用得当,在“大数据”分析的帮助下,银行对客户细分的广度和深度仍会大增,对经营行动的指导性也会越来越强。也有分析人士提出,目前,类似姓名、性别、年龄甚至收入等数据都已经过时了,人们的消费动态信息对银行来说,http://www.shang-haiseo.com/a/xinwenzixun/2015/1006/110.html,或者更具商业价值。

 

而在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看来,传统金融机构实现精准获客并不是难事,关键要看动力。“不同于互联网金融在获客方面所下的功夫,传统金融业由于竞争相对不够激烈,因此在运用大数据精准营销方面还缺乏动力。事实上,每个银行都有自己的一套数据,完全可以利用数据分析挖掘目标客户,未来,随着金融市场改革,金融创新业态会让传统银行感到竞争的激烈程度,一些有条件的银行会率先破题,探索利用社交平台进行差异化的产品营销。”

 

全国政协委员、华东师范大学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黄泽民对本报记者表示,金融领域在运用大数据方面的反应并不算快,这里有各种原因,比如一些金融机构规模大、业务全,注意收纳数据,在运用这些数据方面,具有优势;反之,另一些机构可能不注意收纳数据,要给这些机构留一些时间。“从长远看,将大数据作为获客依据或是个较好的方向。但要注意的是,数据往往代表过去,即便是通过数据获客,也不意味着金融机构和消费者就都没有风险。”

 

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,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,无论是在朋友圈进行定制推送,还是利用大数据进行客户画像,进而完成产品销售,数据使用边界都应被视为关键词。“在西方国家,分享客户信息要获得客户授权,国内现在缺少这一环节。”

 

鲁政委同时提到,大数据分类是要花成本的,这或许也是一些金融机构“反应稍慢”的原因,“大数据需要降噪处理之后才能为机构所用,同时,一些不准确的金融信息或数据如果不被筛选掉,也会造成市场恐慌。”

 

不过,也有人士对金融产品从朋友圈中获客提出质疑。某p2p网贷平台媒介人士提出,朋友圈毕竟只是社交平台,可以在其中做产品宣传,但涉及支付环节的产品销售还是要在金融机构官网或者手机app软件上完成,“出于安全考虑,暂时不推荐在微信平台上支付购买金融产品和服务。”该人士表示。

 

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对本报记者表示,金融机构可以在朋友圈里推送产品,但这种推送是否能产生预期效果,尚不可知。“以我个人朋友圈为例,那上面每天有大量信息,我也很难全部都看,如果金融产品推送给了我,我却没有看到,金融机构也无法收到预期效果。不过,我依旧期待传统金融能够提供更有特色、针对性的服务,微信广告所传递出的一些营销理念,传统银行应尽快吸收和借鉴。”

上一篇:重庆逸品门业 下一篇:网络营销战术

推荐阅读

相关阅读

服务领域

网站建设

微官网制作

seo排名优化

营销策划

seo方案

免费获取SEO优化报告

热门文章

猜您喜欢

客户案例 | SEO优化 | 服务领域 | seo流程 | 联系我们 |